可以许诺年底的奖金

[复制链接]
查看66 | 回复0 | 2024-5-13 11: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章 社交中的心理效应与定律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每天都在形成着各种各样的印象,可这些印象往往并不能反映客观事实。为什么呢?是因为一些交往心理效应和心理定律的作用。了解这些心理效应和定律是有意义的:利用这些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利于我们留给他人好印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1节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
“首因”也可以说是第一印象,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对人们交往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
初次见面时,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了我们对对方的第一印象。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的日后看法。因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
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给他人好的第一印象。
如何做呢?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比如衣着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等;
其次,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为此必须锻炼和提高言谈技能、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第2节近因效应
――最新的认识会掩盖了以往的评价
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应就开始发挥它的作用了。近因效应是相对于首因效应而言的,是指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的、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的评价,也称为“新颖效应”。
比如,你的一个平凡的老邻居突然做了官,你就会一扫其平凡的印象,对其刮目相看。再比如,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你的一个好朋友最近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情,你提起他来就只记得他的坏处,完全忘了当初的好处……这一切都是近因效应的影响。
近因效应给了我们改变形象、弥补过错、重新来过的机会。例如,两个朋友因故“冷战”一段时间后,一方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化解恩怨。
第3节晕轮效应
――为什么会“以偏概全”、“爱屋及乌”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评价他人的时候,常喜欢从其某一点特征出发来得出或好或坏的全部印象,就像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有时也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影响理性人际关系的确立。话说回来,晕轮效应可以增加个体的吸引力而助其获得某种成功,这或许是有利的一面。
为了防备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和人交往。如果想利用晕轮效应的有利面,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全面展示自己的优点、掩饰缺点,以留给他人尽量完美的印象。
第4节刻板效应
――北方人一定会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吗
我们在评判他人时,往往喜欢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而很容易认为他具有这一类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就是刻板效应。比如,北方人常被认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南方人常被认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所谓“无奸不商”;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
刻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某类人的特征时,就比较容易推断这类人中的个体的特征,尽管有时候有所偏颇;消极作用,常使人以点代面、固执待人,使人产生认识上的错觉,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就是刻板效应下的产物。
第5节定势效应
――为什么总会用“老眼光”看“新问题”
定势效应也称心理定势效应。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
或许你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他观察邻居的儿子的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再看邻居的儿子,怎么也不像一个贼了。这个农夫就是受了心理定势效应的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常使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固定化。比如,与老年人交往,我们往往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过时落伍;与年轻人交往,又会认为他们“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男性交往,往往会觉得他们粗手粗脚、大大咧咧;与女性交往,则会觉得她们柔柔弱弱、心细如针;与一向诚实的人交往,我们会觉得他始终不会说谎;碰到了曾经圆滑过的人,我们定会倍加小心。知道了定势效应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注意克服,看待别人要“与时俱进”,要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精神。
第6节投射效应
――为什么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就是“以己论人”,常常以为别人与自己具有同样的爱好、个性等,常常以为别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所想所思。
投射效应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它是由怀疑引起的对别人人格的歪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投射效应的典型写照。当别人的想法或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从而认为别人是错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认为每个人每天都在嫉妒。
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
第7节自我暴露定律
――自我暴露有时是给人好感的前提
生活中有一些人是相当封闭的。当对方向他们说出心事时,他们却总是对自己的事情闭口不谈。但这种人不一定都是内向的人。有的人话虽然不少,但是从不触及自己的私生活,不谈自己内心的感受。
总体来说,一个人对他人的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初次见面时待人接物的习惯所决定的,这称为社交性。社交能力强的人擅于闲谈,但谈话中未必会涉及根本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由一个人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本意、内心展现给他人所决定的,这称为自我展示性。
这两种类型的开放性通常是完全独立的。有些人社交能力很强,他们可以饶有兴趣地与你谈论国际时事、体育新闻、家长里短,可是从来不会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你一旦将话题引入略带私密性的问题时,他就会插科打诨,或是一言以敝之。可见,一个健谈的人,也可能对自身的敏感问题,有相当强的抵触心理。相反,有一些人虽不擅言辞,却总希望能向对方袒露心声,反而很快能和别人拉近距离。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要想与别人成为知心朋友,就必须表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和真实想法,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这就是自我暴露。
当自己处于明处,对方处于暗处,一定不会感到舒服。自己表露情感,对方却讳莫如深,不和你交心,你一定不会对他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当一个人向你表白内心深处的感受,你可以感到对方:首先信任你,其次想和你达到情感的沟通。这就会一下子拉近你们的距离。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人知心朋友比较多,虽然他们外表看起来不是很擅长社交。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样的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为人真诚,渴望情感沟通。他们说的话也许不多,但都是真诚的。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不知怎么总能有人来帮助他们,而且很慷慨。
而有的人,虽然很擅长社交,甚至在交际场中如鱼得水,但是他们却少有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习惯于说场面话,做表面功夫,交的朋友又多又快,感情却都不是很深。因为他们虽然说很多话,但是却很少暴露自己的感情。其实人人都不傻,都能直觉地感到对方对自己是出于需要、还是出于情感而来往。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对情感的需要,就好像对食物的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情感纽带下结成的关系,要比暂时的利益关系更加牢固。
实际上,人和人情感上多少总会有相通之处。如果你愿意向对方适度袒露,总会发现相互的共同之处,总能和对方建立某种感情的联系。对于可以信任的人吐露秘密,有时会一下子赢得对方的心,赢得一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应该至少让一个重要的他人知道和了解真实的自己。这样的人在心理上是健康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所必需的。
当然,“自我暴露”不足虽然不好,过度也是不好的。总是向别人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的人,会被他人看作是适应不良的自我中心主义者。心理学家认为,理想的自我暴露是对少数亲密的朋友做较多的自我暴露,而对一般朋友和其他人做中等程度的暴露。
而且,你也不一定要说出你的秘密。在不太了解的人面前,我们可以交流一些生活中的并不私密的情感,既给人亲近之感,又不会让自己处于不安全。
第8节互惠定律
――得到别人的好处后,会感到有回报的义务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一种德国特种兵的任务是深入敌后,去抓俘虏回来审讯。
当时打的是堑壕战,大队人马要想穿过两军对垒前沿的无人区,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一个士兵悄悄爬过去,溜进敌人的战壕,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参战双方都有这方面的特种兵,经常派去抓一个敌军的士兵,带回来审讯。
有一个德军特种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这样的任务,这次他又出发了。他很熟练地穿过两军之间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敌军战壕中。
一个落单的士兵正在吃东西,毫无戒备,一下子就被缴了械。他手中还举着刚才正在吃的面包。这时,他本能地把一些面包递给对面突然而降的敌人。这也许是他一生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了。
面前的德国兵忽然被这个举动打动了,并导致了他奇特的行为――他没有俘虏这个敌军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虽然他知道回去后上司会大发雷霆。
这个德国兵为什么这么容易就被一块面包打动呢?人的心理其实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种心理,就是得到别人的好处或好意后,就想要回报对方。虽然德国兵从对手那里得到的只是一块面包,或者他根本没有要那个面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对方对他的一种善意,即使这善意中包含着一种恳求。但这毕竟是一种善意,是很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在一瞬间打动了他。他在心里觉得,无论如何不能把一个对自己好的人当俘虏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实这个德国兵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心理学上“互惠定律”的影响。这种得到对方的恩惠,就一定要报答的心理,就是“互惠定律”。这是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一个行为准则。
一位心理学教授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证明了这个定律。他在一群素不相识的人中随机抽样,给挑选出来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虽然他也估计会有一些回音,但却没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给他回了一张。而其实他们都不认识他啊!
给他回赠卡片的人,根本就没有想到过打听一下这个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谁。他们收到卡片,自动就回赠了一张。也许他们想,可能自己忘了这个教授是谁了,或者这个教授有什么原因才给自己寄卡片。不管怎样,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给人家回寄一张,总是没有错的。
这个实验虽小,却证明了互惠定律的作用。当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我们总觉得应该回报对方。如果一个人帮了我们一次忙,我们也会帮他一次,或者给他送礼品,或请他吃饭。如果别人记住了我们的生日,并送我们礼品,我们对他也会这么做。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也是互惠定律的表现。这似乎是人类行为不成文的规则。
一个人向朋友请教一件事,两人聚会吃饭,那么账单就理所当然应由请教人的这个人付,因为他是有求于人的一方。如果他不懂这个道理,反而让对方付,就很不得体。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你求别人办事,如果没有及时地回报,下一次又求人家,就显得不太自然。牛皮癣饮食要注意什么因为人家会怀疑你是否有回报的意识,是否感激他对你的付出?及时地回报,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图报的人,有利于相互的继续交往。如果不及时回报,会给你带来一些麻烦。你一直欠着这个情,如果对方突然有一件事反过来求你,而你又觉得不太好办的话,就很难拒绝了。俗话说:“受人一饭,听人使唤。”可以说,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债。
当然,在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之间,就不一定要马上回报,那样可能反而显得生疏,但也不等于不回报,可选择适当的时机,再回报。
朋友间维护友谊遵循着互惠定律,爱情也是如此。世上没有绝对无私奉献的爱情,不像歌里和诗里表现的那样。爱情也是讲求互惠互利的,双方需要保持一个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严重打破,就可能导致关系破裂。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像坐跷跷板一样,要高低交替。一个永远不肯吃亏、不肯让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处,也是暂时的,迟早要被别人讨厌和疏远。
第9节相似定律
――我们会因为对方和我们相似而喜欢对方
古时候钟子期和伯牙的友谊非常有名。钟子期有出神入化的琴技,而只有伯牙才能听出他琴技的高妙,于是钟子期和伯牙成为最知己的朋友。后来钟子期在政治斗争中被杀,伯牙非常伤心,终生不再弹琴了,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够听懂了,何况这还会勾起他对钟子期的怀念和伤感。
钟子期、伯牙之所以有超乎寻常的友情,就是因为他们有个相似的特点――对音乐的高超的鉴赏力。因为无人能取代钟子期,所以他在伯牙心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有个成语叫“臭味相投”,还有个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人们对和自己相似的人容易看着顺眼,容易成为朋友。相反,如果志趣不投,人和人就不容易成为朋友;即使本来是朋友,发现志趣各异,也会变成陌路。古时候“割席断交”的故事,就和钟子期、伯牙的故事正好相反。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读书。有一次,他们俩一块儿在地里锄草,管宁碰到了一块黄金,但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就继续锄草。
华歆听说捡到金子了,忙跑过来,激动的拿在手里看,显出贪婪之色。管宁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该贪图不义之财。”华歆不赞同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又有一次,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夹杂着人们看热闹的声音。他们走到窗前一看,是一位达官显贵从这里经过。他的队伍衣着华丽,威风凛凛。
管宁看完了,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华歆却完全被这种张扬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书也不读了,跑到街上去看个仔细。
管宁看到华歆的行为很失望。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谓“道不同者不相为谋”,志向不同,就像两股道上跑的车,怎么也走不到一块去。所以真是没有必要在一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生观、宗教打生物制剂可善挺那个药体重下降吗信仰、对社会时事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谈得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们与和自己持有相似观点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彼此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比较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醉鬼之间同病相怜,产生了友情,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负担。他们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这两个酒鬼也许不被别人理解,可是他们之间却同病相怜,惺惺相惜,或者说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第10节互补定律
――我们会喜欢与自己形成互补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成为互补关系,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的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互补性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说,形成相似的那些条件,往往是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做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比较具体的特征。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结为秦晋之好。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性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有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比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调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能力的某种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后来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而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热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于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缔造了辉煌的成功。
第11节相互吸引定律
――我们通常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人大概都有一些自恋,也就是喜欢自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是谁?恐怕大部分人都会回答是自己。人们都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种情况一点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别人喜欢我们,就比较容易赢得我们的喜欢,而不管他客观上是怎样的人。当然,我们说的是大多数人的情况,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边的人,你想过你喜欢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吗?你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漂亮?还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是因为他们有社会地位?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通常喜欢的人,是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他们不一定很漂亮,很聪明,或者很有社会地位,仅仅是因为他们很喜欢我们,我们也就很喜欢他们。这个规律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呢?因为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体验到了愉快的情绪,一想起他们,就会想起和他们交往时所拥有的快乐,自然就有了好心情。而且,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使我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喜欢,是对自己的肯定、赏识,表明自己对他人或者对社会是有价值的。
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是好人?――对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实这种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人们大多是以这个标准来衡量周围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于利用这个心理定律赢得别人的好感。那就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表现出喜欢对方的样子。比如推销员,他每天要面对许多从未谋面的人,他也许并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须表现出对对方的喜欢,这是为了让对方也喜欢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说,这个规律在社交场合很具有实用价值。这是赢得别人好感的捷径。你可以经常表现出对别人的兴趣,这就表明对对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赢得对方同样的情感回报。
为什么说这条定律是来源于人的自恋心理呢?因为当人们发现一个人喜欢自己,不管对方客观情况是怎样,是否具有让自己喜欢的特点,也会无条件地喜欢对方。人们大概是想象,既然对方喜欢自己,那么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面和自己相似,认可自己的为人和某些特点,那么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同样喜欢对方呢?
这种心理规律,在某种程度上,也和人们的自信缺乏有关。
一个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较强,较为自信,那么别人表示出来的对他的喜欢和赞扬,对他的影响就不是很大,人际吸引的相互性原则对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欢那些给他们否定性评价的人,因为他们极不自信,所以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特别看重别人表达的对自己的喜欢。
在实际生活中,严格地讲,没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数人都特别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人的相互喜欢是由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单方面喜欢开始的。比如,一个女孩开始时对一个男孩并没有多少好感,但是这个男孩子表现出了对她特别喜欢的态度,使这个女孩久而久之,也对这个男孩动心了,最后接受了他的追求。
当然,这个规律也不是绝对的。有时我们喜欢某个并不喜欢我们的人,相反,我们不喜欢的人有时却很喜欢我们。我们只能说在其他一切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人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即使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与我们不同。
第12节皮格马利翁定律
――热切期望的事总会发生
古希腊有一个有名的神话故事。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格马利翁。他很喜欢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块洁白无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个美丽的少女。这个雕塑太美了,以至于王子爱上了这个雕塑,热切地希望“她”成为一个真正的少女。后来王子的诚心感动了天神,天神就使这个雕像真的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学上用这个故事命名了一个心理定律――皮格马利翁定律。意思是,热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达到期望者的要求。
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就被开除了。老师说他太笨了,但他的母亲却坚信自己的孩子决不笨。她经常对爱迪生说:“你肯定要比别人聪明,这一点我是坚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坚持自己读书。”并且亲自辅导爱迪生的学习。在母亲的鼓励和教导下,爱迪生经过不懈努力,成为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母亲就像皮格马利翁,爱迪生就像那个雕像。在母亲的热切期望下,爱迪生真的成了母亲热切期望的人才。
那么,这种神奇作用是如何发生的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是通过对对方的心理暗示实现的。在爱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亲对他施行了一种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聪明”,“你一定会通过自学成才”。这种暗示很强烈,让幼小的爱迪生深信不疑,从而在学习中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对别人的心理暗示有时作用是很大的。这在教育领域里经常可以见到。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可布森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他们在一所小学里,针对一至六年级的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的“发展测验”。测验结束后,他们给每个班级的教师发了一份学生名单,并告诉教师说,这名单上列出来的这20%的学生是班上最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
八个月以后,心理学家们又来到了这所学校,对18个班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追踪检测。结果发现他们提供给教师的名单上的那20%的学生,学业成绩有了显著的进步。教师们连连点头说,两位心理学家的测验可真准。
其实,各个班级的这20%的所谓更有发展可能的学生,是心理学家们随机抽取出来的。
为什么这种期待心理可以产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种对人格的积极肯定与评价。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所信任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就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人们通常这样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定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当我们希望别人成为我们希望的人时,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信息,告诉他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作为老师和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变得更好,就要尽量鼓励他们,夸奖他们,告诉他们行。如果总是批评他们,暗示他们“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朽木不可雕”,那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会自暴自弃,不求进取,就真的会堕落下去了。
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这个定律。古人说“用人不疑”。任用别人,就应该相信别人的能力,给别人传达一种积极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员工发展更好,作为一个好的管理者就应该给他们传递积极的期望。当然,如果一个管理者认为自己的下属都是饭桶,一无是处,并经常批评指责他们,那么他们也可能真的变得一无是处。
这个定律对夫妻之间的融洽相处也有影响。我们在结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应该是什么样什么样,但是结了婚才发现对方还是个“毛坯”,离我们理想中的还有相当的距离。那怎么办?就该由我们把对方改造成“成品”,成为适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为达到这个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影响对方。你要鼓励对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当他(她)做到了,你就说他(她)做的太好了,真是个好老公(老婆)。天长日久,他(她)就被你改造过来了。总之,你不能要求对方一开始就什么都懂,毕竟大家都是在婚姻这个学校里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和成熟起来的。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期望让对方知道,并让对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第13节攀比定律
――人们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
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据说有沉鱼落雁之貌。她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是美丽动人的。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她这犯病的形态,在别人眼里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正在村里走着,突然,胸口疼痛起来。她紧皱眉头,不知不觉地用手按住胸口。这时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面貌很丑,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觉得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照样模仿起来。她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便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她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这一下,把别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样、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说的是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而显得可笑,比如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那么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的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
有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也想为自己的孩子买一架;听说某人买了一辆新摩托车,就觉得自己也应该有一辆。他们觉得:“我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我也该有。”
就连小孩子都学会了攀比。孩子想买个游戏机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或者,“我班×××浑身上下都是名牌!”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忍痛给孩子买了。
说到底,这是出于心理上的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级的吗?其实许多功能你很少用,问题是要买个新潮的、高级的,不能比同事的那个差。手上戴着个几千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给人看,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的排场,自己也不甘于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入为出,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也要办的大张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身价”多少多少,自己觉得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也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当你真正过上了别人的生活,没准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攀比别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
第14节以貌取人定律
――人们会对容貌美的人更有好感
《三国演义》中讲了这样一件事。庞统相貌丑陋,但很有才能。他去拜见孙权,想要效力于东吴。孙权本来是个爱才的领袖,但是一看到庞统相貌丑陋,就不太喜欢他,又看他性格傲慢不羁,更加没有好感。最后,他竟把与诸葛亮齐名的旷世奇才庞统拒之门外。鲁肃苦劝也无济于事。
孙权以貌取人,显然是种偏见。可是连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尚且有此偏见,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就更不罕见了。
人们总爱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似乎以貌取人是不明智的做法。但是,这个道理认识到容易,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就是说,大多数人,无论理智上怎样认为,实际上在对别人判断时多少要受到对方外貌的影响。
其实,相貌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很突出的。就连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是对漂亮的要更加喜欢一些,对长相丑的孩子,就不太喜欢,有的甚至有所嫌恶。
成人世界里也是如此。相貌漂亮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子,会在人际交往、婚姻等事情上更容易博得他人的青睐,激起他人的热心,获得帮助,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更加顺利一些。而相貌丑的人则容易碰壁,心灰意冷,自卑心严重。
国外有过一项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根据统计,得出这样的结论: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些。
虽然长相不是一切,但的确可以构成一项资本。比如,一个单位雇用一个秘书,如果两个候选人其他条件相同,而一个更漂亮些,那么一定会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在经理是男性的情况下。毕竟人们更喜欢天天看到漂亮的脸蛋,用通俗的话来说――“养眼”。这就是为什么电视、电影里的明星,大多长相俊美。很简单,因为可以让人赏心悦目。
在爱情中,美貌更是一项资本。情侣一般在相貌上是般配的。当两个人不般配时,丑的―方通常要在其他方面有更好的条件来平衡。
男人似乎对容貌更加重视一些,就是人们常说的:“世上没有不好色的男人。”男人如果带着个漂亮的女人,会觉得脸上更有光彩。
实际上,如果我们理性一些就会认识到,以貌取人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人的长相和心灵是两回事。即使是看相的,也注重“眼相”,也就是更注重一个人的内在神韵,现在也许可以叫“气质”。其实,气质美要比容貌美更高一筹。内在的美才更耐看,也更能成为判断一个人的依据。
以貌取人更容易发生在认识的初期,就是不太熟悉的时候。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陌生人一连四天聚在一起,每次聚一个小时。
第一天,研究人员认为接受实验者对于美的评判有32%来自外貌,20%来自对内在的了解。
第二天,情况改变了,评判中的23%来自外貌,而33%来自对内在的了解。
第三天,这一比率为26/34。
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则是23/48。
这个实验说明,人们对容貌的重视,会随着彼此的熟悉而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熟悉的喜欢的人,会觉得越来越顺眼。
第15节邻里定律
――邻近的人会对我们形成某种感染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母亲带着幼年的孟子,一开始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觉得好玩,就跟着学。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的附近。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又学着玩。这可不是母亲想让孟子学的。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又立刻搬家,搬到了学堂的附近。在这里,孟子开始跟学堂里的人学习礼节,并且也要求上学了。孟母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啊!”她高兴地在那里定居下来。
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嫌麻烦,带着孩子搬了三次家。这说明孟子的母亲很懂得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
生活中有一些人比较有主见,态度比较坚定,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上的“邻里定律”告诉我们,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这个定律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次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因为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调查中,对每个住户都问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
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似乎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
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的朋友大多不是同学,同乡,就是熟人介绍的。凭空认识一个陌生人,并成为好朋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
理解“邻里定律”的原因并不难。因为和邻近者交往,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要小。一是了解对方比较容易,只花比较小的功夫,就能了解到对方的信息,也比较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和对方交往时,也更有安全感。二是打起交道来方便得多,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因所在。俗话还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也说明距离近,经常来往,关系才更容易变得亲密。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好的,往往是座位比较近的同学。还比如,人们在选择终生伴侣的时候,大多是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的,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概率却低多了。
因为邻里定律的存在,我们就要注意对周围人的选择,就像孟子的母亲那样,要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无形的耳濡目染,从而影响我们的个性成长,以及影响我们获得什么样的机会。
现在时兴“圈子”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动圈子。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多接近成功者。你可以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成功的经验,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这就是我们对邻里定律的主动运用了。
第16节情感与理性宣传定律
――在宣传中有时诉诸情感更有效,有时诉诸理性更有效
1952年,艾森豪威尔竞选美国总统,尼克松是竞选副总统的伙伴。有一天,《纽约时报》突然发表了尼克松在竞选中秘密受贿的新闻,说的有鼻子有眼,使共和党大为紧张,怕影响自己的形象。
于是共和党在电台上给尼克松安排了一次半个小时的讲话,来向全国听众澄清事实。但是在尼克松走进全国广播公司演播室之前,被告知,竞选高级顾问已决定要他在广播结束后提出辞呈!这说明共和党对他不抱什么希望,只准备舍车保帅了。尼克松气得一下子把发言提纲都忘了。
但惯经风浪的尼克松凭着老政治家的老练和镇静,很快把自己调整到正常状态。他突发奇想,在演讲中采取了一个政治史上少见的行动――把自己的财务状况公开给选民。
他公布了自己的财产,并告诉大家他是怎样花掉每分钱的。这几乎是每天发生在民众身边的事,尼克松用真挚感人的语调娓娓道来:自己出身贫寒,年轻时在杂货店送货,补贴家用。半工半读念完大学后,做律师进入政界,成家立业。他和夫人是一对贫贱夫妻,勤勤恳恳,节俭度日,自己的小儿子曾经因为经济拮据而买不起皮大衣和小狗……听起来非常真实可信,甚至让人鼻子发酸。
他的讲演获得了巨大成功。演讲结束后,有一百万人打来了电话、电报或寄来了信件,他的支持者大大增加,他一下子成了一颗政治明星。
尼克松的演讲是怎样取得成功的呢?
在那种情况下,选民并没有充分的时间去调查他的财务状况,如果尼克松喋喋不休地辩论自己没有受贿,恐怕浑身是嘴也一时说不清。而尼克松急中生智,没有进行理性的辩解,而是采取了情感攻势,把自己过日子的细节娓娓道来。他讲他是怎样过着和平民百姓一样的生活,怎样精打细算,省吃俭用,为了节省每一分钱……这听起来不像是编的,因为细节那么贴近生活,使听众凭直觉相信了他。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是理性的,具有深邃的哲理和严密的逻辑性,因而施加理性的宣传能使人心悦诚服;人又是有感情的,有丰富的喜怒哀乐,富于感情色彩的宣传,能使人声泪惧下或欢呼雀跃。
那么在我们说服别人的时候,该用哪一种方式呢?它们各有什么效果呢?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对待。如果时间比较紧,比如在选举、紧急决议中,想立刻见效的话,就以诉诸感情的效果为好。上面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紧要关头诉诸情感要比诉诸理性更快捷有效。
但是,在事情并不紧急、时间很充裕的情况下,理性宣传则显出它的优势。这是因为人们将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去从整体上考量。而诉诸情感毕竟是外加的、暂时的,只能激起一时的热情,效果难以持久。而理性的宣传,对事实和利弊进行充分地阐述,才使人从内心深处相信,并形成比较稳定的态度。
比如一种整治牛皮癣的文章新产品刚上市,如果做短期的煽情广告,也许有效,但是从长期来看,人们还是要根据它的使用效果如何来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如果宣传对象不同,两种方式的效果也会有所区别。一般对于智力较高的人来说,理性宣传更有优势;而对分析能力低,对宣传问题不太关心的人来说,热情洋溢的宣传更有效果。
实际上,情感和理性宣传各有优势,如果能把两者都用上,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它们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人不能同时使用自己的情绪和理性。可以在宣传的开头,先从感情上进行渲染,调动起听众的兴趣和热情,然后再进行合乎逻辑的论证,使人心服口服,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第17节单面和双面宣传定律
――单面和双面宣传各有利弊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当意大利、德国接连战败投降后,日本还在太平洋地区负隅顽抗。这时照理说,形势对于盟军显得很乐观,似乎日本的投降也是指日可待,战争的胜负已经很明显。但实际上,美国军方的将领知道,战争中变数很多,兵法上向来就有“骄兵必败,哀兵必胜”的道理,如果现在盟军的士兵们觉得胜利一定是属于自己,就很容易放松斗志,肯定不利于最后取得胜利。
这时候,美军的将领们很想说服士兵们相信,日本不一定会像德国那样快地投降,美军与日军的战争还需持续一段艰巨漫长的过程。但是他们对于采取怎样的宣传手法,发生了疑惑,就是不知道该用单面宣传还是双面宣传。
那么什么是单面宣传,什么是双面宣传呢?当别人向我们宣传一个事情的时候,只说对他有利的一面,就是单面宣传。如果不仅说有利的一面,连不利的一面也讲,就是双面宣传。
美军的将领就此问题咨询了社会心理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对一部分士兵进行单面宣传,强调对美军不利的因素,诸如:从美国本土到太平洋盟军基地的补给线很长,供给困难,而日本控制了不少的当地资源,而且日军人数多,士气高等,最后指出战争至少还要持续两年。这是单面宣传,体现了美军将领们真正想达到的目的。
而心理学家对另一部分士兵则进行了双面宣传,除了介绍那些想要说明的因素,也强调与其相反的一方面,就是盟军在战争中是有优势的。最后告诉士兵,估计距战争胜利还需两年时间。
后来,通过整理这次宣传结果所得的资料,心理学家发现了这样几条规律。
在试图改变他人态度时,应该根据说服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当宣传对象和宣传者所提倡的方向一致,而且他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经验不太充足时,单面宣传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如果宣传对象具备这方面比较充足的知识,双面宣传就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信息,让他们能够在权衡利弊之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对于对战争形势不太了解的、知识较少的士兵,或者本来就很赞成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只进行单面宣传,说明现在形势严峻,面临的抵抗会很强大,这样更容易让士兵保持斗志不松懈。相反,对于本来就比较了解当前形势的士兵来说,进行双面宣传会使他们了解得更多,对形势判断得更明确,也就更容易接受这个观点。
这两种宣传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有的宣传只介绍有利于自己的赞同观点,对不同立场的观点和于自己不利的方面绝口不谈,要么就一味攻击;有的则介绍两种对立立场,承认对立面也有可取之处,但巧妙和婉转地表示其缺点超过优点。
目前许多商业性的广告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单方面宣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只说自己的产品好,而对产品的不足只字不提。但是不论什么样的商品,总不可能没有一点缺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一些知识经验丰富或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来说,这样的“一边倒”宣传作用往往不如人意寻常型牛皮癣的预防
如何才能使消费者在认识到商品缺点的同时,又能对商品的优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优秀推销员往往懂得其中的奥秘。
只向消费者说明商品的优点,这在商业中称为片面展示。而“这种商品虽然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在同类商品中,其优点则是其他商品所不具备的。”这种优缺点并举的方法称为双面展示。成功推销员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双面展示比片面展示更有说服力。因为双面展示给人以真诚可信的感觉,使对方对你所展示的优点更加深信不疑,反而觉得你所说的缺点无足轻重。
但是,这个结论也会因人而异。当对方学历比较低的时候,片面展示的效果会更好,而当对方学历较高的时候,则是双面展示的效果更好。总之,在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根据宣传对象的职业、知识水平、年龄等情况区别对待。
第18节心理控制定律
――当不能直接改变他人时,
可以通过间接地控制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古代阿拉伯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哈桑的人,借给一个商人2000金币,可是第二天不小心把借据弄丢了,到处找也找不到,急得他直冒汗。妻子在一旁,不停地抱怨他。哈桑赶忙跑去找他最要好的朋友纳斯列丁,让他给出个主意。
“如果那个商人知道我丢了借据,就不会把钱还我了,真主在上,那是2000金币啊!”哈桑对纳斯列丁说,“我手头再没有任何关于这笔借款的证据了。”
“商人借钱时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吗?”纳斯列丁问。
“只有我妻子知道,但那是商人把钱借走之后,我才告诉她的。”
“那等于说,鱼儿跑了,你才撒下网去。”纳斯列丁说,“商人借钱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时间是一年。”
纳斯列丁沉思了片刻,为哈桑想出了个主意:“你可以向那个商人要一个借钱的证据。”
“什么?向借钱的人要借钱的证据?”哈桑困惑不解,觉得很荒唐可笑。
“对,只能这样。”纳斯列丁说,“你马上给商人去封信,要求尽早归还你借给他的2500金币。”
“2500金币?我只借给他2000金币啊。”
“你去信催要2500金币,他肯定立刻复信,说明他只欠你2000金币。这样一来,你不就有证据了吗?”
哈桑一听有理,便写了一封信,对于为什么要急着催这笔借款,理由说得很充分。果然,不到十天,商人回了一封亲笔信,信中写道:“……你发生了一点特殊情况,问我能不能提前偿还这笔借款,我不能照你要求的去做。因为我们商定的借期是一年,我是按借款日期安排我的买卖的。至于说到借款的数目,你肯定搞错了!我只借了2000金币,绝不是2500金币,你那里有我亲自写的证据。你是不是把别人的借款弄到我头上来了?真主在上,我借的是2000金币,绝不是2500金币……”
哈桑拿着这封信,高兴地去找纳斯列丁了。
有时候我们想要对方做自己希望他做的事时,对方并不愿意做。如果直截了当,直来直去,只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如果你换一个思维,先去掌握对方的心理特点,使用诱导的方法,让对方自动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就可能间接达到你的目的。这就是“心理控制”。
比如故事中的哈桑,如果直截了当去跟商人说明情况,商人除非道德高尚,否则很可能不承认这笔借款,而且只会在心里暗自高兴,因为自己可以不用还款了。
直接的办法肯定不管用。而他的朋友纳斯列丁一定是精通心理控制术的人,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给商人设个套,让他自己往里钻,主动写出借钱的数额,成为了新的借据。
心理控制又叫“摄心术”,在古时又被称为“摄魂大法”,是一种控制人的心理、行为、意识的技术。古代的心理控制(摄魂大法)常与宗教、占卜、权威以及医学结合在一起,在现代高科技社会,心理控制一般又被称作“催眠术”。
心理控制包括自我控制和他人控制(或控制他人);自控或他控都是通过一定的心理信息传递实现的。而心理信息传递最通常的方式是语言;当然还有一些非语言的方式,如表情、动作、舆论等。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一些心理控制或“摄心术”的情况。推销商品、电视广告、政治选举、做买卖、谈生意、争取他人信任、骗人、迷惑人都是属于心理控制技术。心理控制也常被用于心理治疗。
我们需要提防的是利用心理控制进行诈骗的行为。这要求我们要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并要有丰富的知识。因为知识和文化素质越高,越善于对各种事物持批判态度,例如古代的村落、部族中巫师的摄心术最流行,但在现代社会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人看来,就显得十分可笑。另外我们要提高自信力,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力,才能摆脱他人的控制。
第19节交往适度定律
――对别人过好,有时会对自己不利
我们讲过互惠定律,就是人们对别人给予的好处,总想要同等地回报。于是有的人以为,他如果对对方特别好,对方也会对他特别好。其实,互惠定律如世间一切规律一样,就是适度最好,过犹不及。
你对别人过分地好,在人际交往中“过度投资”,可能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对一个有劳动能力、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需要。人际关系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某种需要,那么这种关系维持起来就比较困难。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一样,就是人们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这也是我们在互惠定律里阐释过的。
正因如此,虽然人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于付出的,但出于互惠定律,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因为这会使人感到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对方,而在心里感到愧疚,感到欠对方的情。这种心理负担会使受惠的一方只好选择疏远。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有所保留。初入社交圈的人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好事一次做尽”,以为自己全心全意为对方做事,会使关系更融洽、密切。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人如果一味接受别人的付出,心理会感到不平衡。所以不要把好事一次做尽,要留有余地,或者给对方回报的机会。
第二个不良后果是,对对方过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中国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你对别人适度地好,对方会感激你,也会回报你;如果你对对方过好,对方时间长了就麻木了,而你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反而得罪了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俗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东西,就不懂得珍惜了。而对方对你付出的不珍惜,反过来可能引起你的怨恨,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爱情关系里面,一个人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应该适当地向对方提出索取的要求,以保持感情付出的平衡。
在公司里面也有这个规律。有的老板一开始比较仁慈,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可是市场风云变幻,后来生意发展不顺利,公司财务吃紧,只好又降低员工的工资,而这又导致了员工的抱怨。作为老板,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过于乐观,不能把员工工资定得太高,因为你提高他的工资他高兴,你一旦降低,他就怨你,人大多如此。为了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许诺年底的奖金,但那要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为前提。
第三个不良后果,就是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之辈,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容易利用。尤其是作为领导,尤其要懂得恩威并施的手段,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
第20节欲扬先抑定律
――先贬后褒、先抑后扬,易得人好感
战国的时候,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后来,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互相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早上四颗,晚上四颗。几年之后,猴子的数目越来越多,吃的栗子也越来越多。于是老人想把每天喂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不能接受,于是就吱吱的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非常的不愿意。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高兴的在地上翻滚起来。
其实老人给猴子的栗子数量没有变,只是给的方法变了:一是先少后多,一是先多后少。那么猴子为什么对前者不满意,对后者却感到满意呢?
原来这是受到心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心理规律支配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能给人最大的好感,而相反,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施行不同的措施,结果也不同,分别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行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所说:“磕一千个头后放一个屁,效果全无”,“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
也许我们会想到前面讲的近因定律,但这个定律比近因定律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先否定,后肯定,有一个对比的效果,比单纯肯定更给人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也因为有个对比的效果,要比单纯的否定效果更糟糕。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最好的心理感觉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这个月生意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10辆车。但是老李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他可能觉得老李做的太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批评他。老李就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待,再超出他的期待,就能给对方以好感了。
有一位著名的导演,也很懂得利用这个心理规律来激发下属――演员的积极性。这个导演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因此一般的演员都比较怕他。但是这个导演也很善于发掘演员们的潜力。他总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冷着脸,让演员们看见就害怕,非常担心演不好,达不到他的要求。这迫使演员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而当导演对演员感到满意时,就露出灿烂的赞许的笑容。这种难得一见的笑容对演员形成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一位演员说,导演的笑容就是他演好的最大动力。
第21节情感征服定律
――情感有时比利益更能打动人心
赵先生与李先生同事多年,始终没有深交。李先生的工作表现平常,而赵先生则成绩突出,春风得意。
有一次,赵先生因为涉及一件重大变故,而受到董事长的冷落,被从销售经理的位置降了下来。祸不单行的是,他的母亲在不久后突然去世了。双重打击使赵先生感到格外悲哀。
这时候,李先生很同情赵先生的境遇。在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李先生主动来帮忙,担任受礼的工作。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大作,其他同事都躲进了屋里,只有李先生一直外面帮助处理各种事情。
这让赵先生很意外,也很感动。他发现真是患难见真交,觉得李先生这时候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从此李先生与赵先生过从甚密,赵先生一改以往的态度,也常主动帮助李先生。
一年以后,赵先生在公司东山再起,因为做了突出的贡献,他重新当上了销售经理,不久又迅速升任总经理。他忘不了李先生在他患难时的帮助,就提拔李先生为销售经理。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心都是肉长的。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一定有情感的需要,就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有时候,人们即使在物质上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也代替不了情感上独特的需要。甚至有时候,人们把情感看得比物质利益更重。
世上许多人有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不舒服,看到人家过得不如意了,他才高兴。相反,如果一个人忧他人所忧,乐他人所乐,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并在患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就很容易征服对方的心。这也就是故事中李先生对赵先生所做的。
现在人们常说感情投资,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投资感情,往往比投资金钱和利益更能征服人心。
中国古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许多领袖人物深谙此道,所以他们能够让许多人才为己所用。比如他们懂得通过情感的打动,将人才笼络在自己麾下。三国时的刘备就是在这方面情商很高的人。
有一次,刘备被曹操大败,刘备让赵云保护夫人和儿子阿斗突围。赵云被百万曹军围困,为保护幼主,他怀揣阿斗大战长坂坡,血战曹操百万大军,杀死曹营战将五十余人。当赵云抱着阿斗,见到刘备时,刘备接过阿斗,一下子扔在地上,恨恨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流着热泪说道:“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从此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
刘备的做法是在表明,阿斗似乎还没有赵云在他心中更重要,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做秀罢了。但是起码也让赵云感到,他在刘备心中的分量了。这恐怕比给他加官进爵和物质奖励更能打动他的心,同时也让其他将领看到刘备的一片爱才之心。看看,刘备是多么善于收买人心呀!
有时候,情感似乎就是人的软肋,是“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是人最容易攻破的地方。
第22节换位思考定律
――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能给人好感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名君”,据说,也是有某些神力的传奇君主。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以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
所罗门王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所罗门王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地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所以,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去思维,这就是所谓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智慧的人所共同具备的素质。
因为所谓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理解力的。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于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平时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而对方也才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这样,人家才愿意与你交流与沟通。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菲逊有一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样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别人的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倩倩的丈夫忽然心脏病发去世了。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的训诲。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造成重大的伤害。后来她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使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给人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
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小圈圈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第23节交际氛围定律
――营造交际氛围有利于交际成功
有一次,一位专家应一个学术会议之邀,做一个讲座。他到了会场才发现,到会的人很少,只有十几个人。他有点尴尬,但不讲又不行,于是他随机应变,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我因此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这一笑,激活了气氛,再加上专家讲课充满激情,使得那一次讲座非常成功。
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的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氛围。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点氛围,好像交际的润滑剂,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比如在演出和演讲的现场,气氛就非常重要。气氛热烈,听众、观众爆满,才容易促成演讲或演出的成功。如果没有营造出比较热烈的气氛,显得冷场的话,无论你的演讲内容多么精彩,恐怕也会成为失败的演讲,不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而当场面不理想的时候,演讲者或演员如果能像上面故事中的临机应变的专家那样,进入角色,投入激情,给听众、观众一个积极刺激,就可以将冰冷的气氛激活。
生活中在许多场合都需要有一定气氛做衬托。有的商人请客或赴约,总喜欢带一个漂亮的女助手前往,就是为了依靠女人的美丽与温柔,给交际场增添一点情趣,营造一种融洽的氛围。
在交际活动中,如果把交际桌看成是会议桌,气氛就很难营造起来,也无法让对方投入。想对方投入,一般靠自己的带引。有一种生意人,他们可以在会议桌上非常严肃,非常理智,然而,一旦到了社交场合,却又能放得很开,与人斗酒、唱卡拉ok,开各式各样的玩笑,一副百无禁忌的样子。其实,他是在营造气氛。
生意场的交际活动,既是正式会议的延伸,又不等于正式会议,也取代不了正式会议,然而,它却能起到正式会议所难以起到的作用。在交际场上和会议桌上都能做到应付自如的,才算得上是一个能力比较全面的商人。
气氛也常常由物品来营造。比如春节前夕,人们看到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就会泛起―股欢快感。商家的门面在开张时,总要挂满彩旗,摆满有关单位和亲朋好友、捧场人所赠的花篮(其中许多是自己买或租的,写上别人的名字以显气派),门口站满花枝招展、披着缎带的迎宾小姐;有的地方还允许放鞭炮,在声、色上造气氛。商家用这种手段就是为了招徕顾客,引人注目,以达到广告效应。其实,婚、丧、嫁、娶仪式,会议召开的宣传,都需要营造相应的气氛。这样除了为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外,更多的是给他人看,起到一种变相的广告宣传的作用。
在两性的交往中,气氛对于男女感情的发展也是很重要的。性心理学告诉我们,一定的色彩、气味、环境或形象、声音,能快速引发人的情欲。一般说来,情侣们都喜欢到幽雅、安静的地方交流,例如选择公园的一个角落,幽静的丛林中,树荫下的石椅或溪边的绿茵草地。因为那里直接接触大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容易唤起对生命的热爱和美好人生的向往,双方可以尽情地倾吐心声。更亲密的情侣,则选择在幽雅的咖啡馆、酒吧或茶艺馆,原因是那里灯光柔和,伴有轻柔、优美的音乐。几杯香茶,几盅葡萄酒或两杯咖啡下肚,会催起一股浓情与爱意。
第24节讨厌完美定律
――完美的人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的吸引力,远不如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却有着常人的缺点的人强。这恐怕是人们认为太完美反而缺失人情味,倒不如有个性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人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棱角的个体。在“四人帮”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许多“三突出”和“高大全”的人物。其实那种十全十美、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根本就不可信,更谈不上让读者喜爱了。实际上,真正的“高、大、全”,本质上往往是“假、大、空”。
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有点自卑。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你想,谁会愿意和那些容易让自己感到自卑的人交往呢?所以不太完美的人,更容易让人觉得可亲,可爱。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很容易让人怀疑其中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这本身恐怕就是一个不好的缺点。
追求完美的人,一定活得比一般人更累。而且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或合作的人,也容易因为被他们要求,而活得比较累。
有一位大龄女青年,具有高等学历,容貌很漂亮,事业上也很有成就。她在方方面面都对自己要求严格,在很多人眼里,可以说是一位相当完美的人。当然她在择偶方面的标准也相当高,稍有缺点的就看不上,觉得配不上自己。她觉得婚姻是终生大事,不能马虎,宁可等着,也不能将就。结果,抱着这样的观念,一晃四十了,还是孑然一身。她自己感到很奇怪,像她条件这样好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被好男人发现呢?
其实她不知道,也许正是她的“完美”把许多男士吓着了。每个人固然希望自己的对象能具有较多的优点,可是如果这个人真的完美,却也让人受不了。首先会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其次,因为对方要求高,你稍有缺点,他(她)就要求你改正,你肯定会活得很紧张、很累。
如果让人们选择是活得累而完美,还是活得轻松而有缺陷,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不是神仙,我们认可自己的缺点。
实际上,缺点和优点也要辨证地看。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往往是因为他有这个优点,才导致他有另一个缺点。比如一个慷慨大方的人,可能也有大大咧咧,容易粗心的毛病。一个爱干净、处处完美的人,也容易显得小气和斤斤计较。很多时候,就看你选择春节期间牛皮癣的饮食护理什么,放弃什么。往往你选择一个优点,也必须放弃另一个优点。
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接受自己和他人的缺点,是一种实事求是,也是一种达观的表现。
第25节异性定律
――两性在一起与同性在一起有很多不同
赵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做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可赵女士一出马,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赵女士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赵女士因此得到了领导的格外器重。
有人笑说:“女将出马,一个顶俩。”赵女士成功的秘诀,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也比较灵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实也和她端庄的容貌、娴雅的仪表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为她加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做“异性定律”,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比较对异性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最容易产生好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一般人们对异性的评价,也总是不太客观地比同性高些。这些都是异性对我们的吸引力比较大的缘故。
那么赵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牛皮癣用药注意事项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较有魅力的女性出面,可能会更为顺利。这就是异性独特的吸引力导致的。
生物学家发现,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气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工种较单一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其工作人员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会很快得到缓解。原来,这种“病症”是性比例失调严重,异性气体极度匮乏的结果。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们还听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一个群体中,有男有女,和单独一种性别的群体,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时间从事某一单调工作时,会感到寂寞,疲劳来的快,而增添了异性后,马上会觉得很快活,时间也感觉过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轻松多了。
如果对异性定律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让许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异性掺杂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处:
1.取长补短,完善个性。男人一般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节,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而女人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性格比较被动。男女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2.增强凝聚力。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强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人总是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因为得到异性青睐是我们的巨大动力。这样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时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过“异性定律”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作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交往要把握住“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