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聊起装修,不管你面对的是室内设计师,家具店里的服务员,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总会被问起:你家是什么风格?你喜欢什么风格的装修?
换作在6年前装五十平的时候,我肯定不假思索甚至颇有些自豪地回答:“我喜欢北欧风。”这与我那几年频繁去北欧旅行、出差,沉迷北欧设计文化有关。当时北欧风格才刚刚在国内流行,我还给杂志写过不少关于北欧设计的文章,但至今,都不敢说自己对北欧风格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
到底有没有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北欧风呢?跑到赫尔辛基、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在大街上抓住一个当地人问问,也许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概念。更别说生活在国内的你我,就算是设计师,恐怕也给不出什么标准答案。更何况,一个值得被称为设计师的设计者,也不会用三言两语就将一种风格道尽。
之前做的一场分享会,和大家聊了聊我心中的北欧和北欧设计。当时对北欧的理解,现在又有了变化 装修房子,该不该讨论风格?
大部分人装修之前都会在网上大量浏览照片,寻找装修风格的灵感。事实上,这会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你对你的家,有什么样的想象?
深入想了想,我们对居家空间的想象,多半是靠媒体和社交网络。最开始是翻杂志看电视剧,慢慢有了互联网,就泡在各种装修论坛上,篱笆网、天涯、19楼……这些名字说出来都是在暴露年纪。
现在装修,寻找风格灵感的地方变多了,小红书、好好住打开一刷全是案例,会翻墙的直接看pinterest和ins。但是越看越没劲,不管是北欧风、日式还是欧美,以及近几年开始火起来的侘寂风,千篇一律的做法,很多一看明显就是设计公司操刀的,灯光、布局、全屋定制,连最后搭配的山寨网红单椅都一模一样,看着乏味。 这几年流行的侘寂美学,乍一看可能不够美,然而未经粉饰的状态有时更能经历时间的考验。我认为这种美需要到一定的年纪才会真正发自内心欣赏而非跟风,装修和收藏上也需要一定财力才能实现。当经历了一些事情,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才不会刻意去依托装饰、突出外在
还记得装五十平的时候,我满脑子就是把国外杂志上看到的那些北欧设计单品搬回家,仿佛拥有它们,我就拥有了一个梦寐以求的北欧的家。
那会儿年轻,没经验也没钱,不知道去哪能买到Hans Wegner设计的床,就全部采用定制,自己画图,坐地铁跑到九亭找木工厂定制。餐桌照着大师作品的比例来画图,木工厂的老板说这个桌腿太细了,不耐用,不懂只好信了他们,结果给我做成巨粗的桌腿,看到时特别遗憾,当时成品出来也没坚持改,一直用到现在。
大半年后装修结束,我才发现我依然没有办法拥有一个像在北欧住过的那样的家,层高、采光、建筑工人的水平、建筑材料的缺乏,就连窗外看出去的风景,都影响了最终的成品。很多创作被搬到不同的空间,就失去了原本的灵魂,甚至显得荒谬,纯属在硬拗造型。
2017年和宜家合作拍摄的一个改造客厅的视频,我的“粗腿餐桌”出镜了
这种做法还会直接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由于这些风格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段时间后,你很快会发现它只有颜值,却并不好用。
比如当年在讨论五十平的院子地面用什么时,我正着迷日式的庭院,为了彰显个性特意买了些天然的青石板,这东西比瓷砖要贵就不说了,还难打理,表面凹凸不平,泥沙靠扫帚很难完全扫干净,只能用水冲。拥有一个花园,看似美好,经营起来实在很累。
这次装修,我没有再给自己定义什么风格,不盲目复制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也不再刻意去追求不落窠臼。
当年为了引导希庇阿斯从实在的性质上理解美,苏格拉底说:“美就是有用。”凡是有用的,就是美的,没有用的就是丑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美的家,一定得先是有用的,好住的,绝不能仅有颜值。就像包豪斯运动所倡导的“形式永远追随功能”,好的设计应该既有用又漂亮,越有用越漂亮。这些也成为我装修这个新家的灵感,或者说最终标准:让感性和理性都达到平衡,既要颜值,又不能仅有颜值。
围绕这个标准,我也列出几点装修准则,分享给大家。
01.尽可能打开空间拿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家原本是三房两厅,但客餐厅被安排在同一个空间,进门一眼就看到餐厅,没有过多的私密感。于是我舍弃了最靠近客厅的一间房改造为餐厅,将公共区域扩大。
第一间房被改为了餐厅,第二间房把墙移动,将主卧的空间扩大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很浪费,但实际上,一个家住得爽不爽,就是它的核心区是否让居住者感到舒适。所谓核心区,就是你在家里待得时间最长的地方,比如你喜欢做饭,请朋友来聚餐,那么厨房和餐厅区域一定要大;如果你喜欢赖在床上,那么卧室空间一定不能逼仄。像我,因为在家工作,每天待的最多就是客厅,所以客餐厅这样的公共区域,越大越好。
很多人装修房子会根据传统做法来划分格局,客厅、餐厅、卧室、储藏室、书房兼客房等,要是面积小就会被分成那么多块,每个区域都很小,反而会让整个家变得拥挤。实际上你不一定需要书房,客厅有个阅读角也可以读书;没有储藏室,也可以通过做一些定制柜来实现储物功能。尽可能打开空间,找出你的核心区域,将它放大,你一定会住得更舒适。02.宁可少做一点基本大家装修前期都会做预算,但刚开始采买建材时就会发现预算远超自己计划。别人的装修案例看多了,总有很多东西让你心动,什么都想做,钱不够用。这时候我的核心原则是,一旦你犹豫了,那就不要做!只要不涉及硬装,千万别担心日后会后悔,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庆幸没做比后悔少做的例子多,就算没做,后期大多也可以补上。
小户型做榻榻米,可能既做不到很好的储物又浪费了空间
我有个好朋友,装修时一直想做榻榻米,幻想着在大窗前盘腿而坐,喝喝茶发发呆,所以特意牺牲了一间房做成和室。但住了不到一年就后悔了,因为榻榻米下方要储物,不能装地暖,所以这间房一到冬天就很冷,加上东西放在里面比较密封,如果不经常打开来透气的话,尤其是黄梅雨季,时间长了就会很潮湿。“忙起来可能一周都没在那喝过一次茶,这间房现在用处反而不大,榻榻米上都堆满东西。”
翻翻看自己家里,平均一年用不到几次,仅仅是因为好看才买的东西还会少吗?所以一旦你犹豫了,就先别做了。03.老房改造,优先把钱放在基础工程
我这里的基础工程,特指三大块:水电、供冷供暖系统、门窗,换句话说,把钱花在这些看不到但又非常重要,坏起来要人命的地方。最近很多地方都迎来寒潮,试想一下,如果你家水管爆裂,停电停水,你家装修得再美,能住吗?所以对于水电的预埋、管道的材料,包括整个排水系统的安排,都需要花点心思。
第二块就是供冷供暖,空调和地暖,装修必备两件套!这么冷的天相信大家更有同感。作为一个怕冷的南方人,上海潮湿阴冷的冬天实在很难忍受。五十平在装修时,虽然面积不大,我还是坚持装了地暖。有了地暖之后,冬天的生活品质蹭蹭蹭往上涨。家里的猫咪们最开心,开地暖后天天瘫在了地上,连窝也不睡了。正因如此,新家最终也坚持将墙暖换成地暖。
这里还要提醒下大家,别以为装地暖这么简单一件事情不会出错。我的朋友就在装地暖时遇到了坑,她买的是林内的锅炉,供应商派来的安装师傅先是将地暖铺设到了原本要做柜子的飘窗底部,导致飘窗柜子的方案要全部改动;其次是安装锅炉的师傅上门三趟,才发现地暖把进出水管给装反了。
要想避免这种糟心事,选择一个好的品牌和供应商非常重要。这次我家的地暖就选了威能这个德国品牌,在采暖领域它非常知名,加上我对德国品牌有天生好感,售后靠谱,整个过程还是很让人放心。具体关于地暖的施工,锅炉的选择以及一些注意事项,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
最后一块是门窗!可能很多人不太重视,但想想看,你的供冷系统和供暖系统做得再好,如果门窗不够保温,那不就全白费了?更何况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有风雨天,如果窗户密封性不好,还可能造成漏水。有些对外界噪音比较敏感的朋友,也值得在门窗上多花点钱。
04.少做些全屋定制,把钱留给好家具这几年全屋定制非常流行,身边很多朋友都尝试了。必须得承认,全屋定制有它的好处,柜子一做,收纳储物就有地方了。但坏处也非常明显,空间被固定死了,以后若想改变,会非常困难。
所以我个人只建议在厨房、衣帽间等绝不会改变功能的区域做定制柜,其余可以购买更为灵活的成品柜来代替。如果日后不喜欢了,想改变风格或者改变空间布局时随时可以换掉。
把交给全屋定制的钱,拿去买点好家具,你绝对不会后悔。众所皆知,好看的家多半是靠好看的家具撑起来的,而重点是全屋定制的柜子做得再美,搬家时也没办法带走,所以柜子实用就好,不如把钱花在好看好用的家具上,这些都是你要每天相处的产品,更值得你去投资。
在我看来,涂料的质感都比涂料的颜色重要多了
以上,便是我想分享给每个即将装修房子的朋友的一些话。
坦白说,装修时谈风格并不可怕,关键是你如何看待风格。不用太在意风格,也不要被某种风格约束。毕竟一个家能不能让我们住得开心,往往无关风格。
|